八斗苑特约书法家朱非二十多年前为《绍兴师爷博物馆》题匾
朱非,绍兴人,1945年六月生。自幼爱好书法,临池不缀。中国题字网和八斗苑特约书法名家,楷学欧,行学二王、赵,偶涉汉隶北碑,主擅行楷。留连传统,追求秀美流畅、神韵俱足、点划精到的书风。1986年与书友创办绍兴书法团体墨趣会,1989年创办绍兴书画社,1996年发明宣纸加工新工艺,开发生宣系列产品,行销全国。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斗门史说》、《斗门之谜》;书法作品有《朱非行书两种》、《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山朱墨》、《梦逐晋唐》、《画眉深浅》等。
朱非于书追古意、避时人,于斯尝自自嘲。窦蒙释“古”云:“除去常情曰古。”朱非于书追“古”,乃在除常情矣。孙过庭《书谱》有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古”乃横贯书道一大关键,无古则无以自立,无古亦无以通今,故通古今之变者,首在入古。米芾、王铎直以入古自励,即使怀素、徐渭、傅山以狂称者,又何不通古?今乃古之变,由古入今,乃真得今者;而无古以入今者,乃今之伪。即一“古”字,殊非仅以语书法耳,古乃涵人之情、书之道,兼载人、书二道耳。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者,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非好古,岂不由书而慕道哉?
朱非书法由唐人立基,尤擅欧阳询,于《化度寺》、《玄秘塔》著力甚殷,取其堂庑法度,又心仪颜鲁公,取其嘡嗒大气,气势两生。其为古越龙山集团所书碑记。
绍兴师爷博物馆位于浙江绍兴安昌古镇。安昌古镇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气息,腊肠和酱油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里几乎没有旅游团,更多的是悠闲生活的当地人,很多人说,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镇依河而建,北岸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众多石桥连接两岸的往来。古镇联票里的收费景点基本分布在河流两岸,在古镇入口的售票口可以领到印刷精美的导游图。
绍兴师爷博物馆塑像
博物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博物馆介绍师爷的种类、工作、生活、学幕概要与著名师爷的简历,师爷的典故,师爷的职业道德。展品有师爷的工具书、作品、手稿,多为当世绝品。
绍兴多出师爷与其独特的人文和区域环境有关。一是绍兴素为文化之邦,文人荟萃而仕进有限,地狭人稠,在乡谋生农艰商轻,读书无成者,学幕为其一大出路。二是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世审慎,功于心计,善于辞令。三是做师爷的专业手艺近于家传,外出做官者为幕者尔引吾荐,遂使绍兴师爷的队伍蔚为大观,有的一家十几个人从事师爷职业。
绍兴师爷活跃于明清政治舞台400年,其主流秉承“仁厚忠恕”,“尽心尽言”“勤事慎事”的准则,寓修身于佐治,兼谋生与济民,对当时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绍兴师爷中,除了刑名师爷外,还有帮助官员处理财政赋税事务的钱谷师爷:有负责起草官府公文和官场应酬信承的书启师爷;还有负责稽察与考征赋税的征比师爷。专司内衙银钱出入的帐房师爷和处理分发各类公文、筹办各种应酬的挂号师爷等等。按清代规定,做师爷须回避本府,一般都到外省、外府入幕,许多师爷只能离妻别子,在外当差。当时要当一名师爷也确实不易,千人学幕,成者不过百人,入幕者只几十而已。(部分内容采编自叶子的咖啡屋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