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风采
绍兴书画社创始人书法名家朱非先生艺术风采
2020-04-02  浏览:868
1 / 7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259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225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297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371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323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324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https://www.badouyuan.com/file/upload/202004/02/232553151.jpg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1
7
书法名家朱非先生书法创作精品,欢迎按需定制

朱非,绍兴人,1945年六月生。自幼爱好书法,临池不缀。楷学欧,行学二王、赵,偶涉汉隶北碑,主擅行楷。留连传统,追求秀美流畅、神韵俱足、点划精到的书风。1986年与书友创办绍兴书法团体墨趣会,1989年创办绍兴书画社,1996年发明宣纸加工新工艺,开发生宣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斗门史说》、《斗门之谜》;书法作品有《朱非行书两种》、《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山朱墨》、《梦逐晋唐》、《画眉深浅》等。朱非于书追古意、避时人,于斯尝自自嘲。窦蒙释“古”云:“除去常情曰古。”朱非于书追“古”,乃在除常情矣。孙过庭《书谱》有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古”乃横贯书道一大关键,无古则无以自立,无古亦无以通今,故通古今之变者,首在入古。朱非书法由唐人立基,尤擅欧阳询,于《化度寺》、《玄秘塔》著力甚殷,取其堂庑法度,又心仪颜鲁公,取其嘡嗒大气,气势两生。

先生乃绍城书法名家,兼大有作为之文化实业家。彼此相交逾10年,互访多次,其书艺、实业、尤其是德行,令我赞佩不以,深感值得求教 [2]  。

1998年12月8日,九重天书画古玩礼品社从上海文庙之学宫街总号,开出分号,入驻绍城府河街。开张之日,以绍兴越文化研究所为首,大批文化界友朋来贺,老所长、前绍兴市文联主席李月兔先生与鲁迅纪念馆馆长裘士雄先生揭牌,并共进午餐。夜深,在小楼上翻开《来宾纪念册》,未见“朱非”其名。

确乎,此前,我已闻其人,但未曾谋面。然,先生书作满城见,端方厚重之唐楷,我是既熟粘而又感陌生;及见其行书之流美劲健——我敢确认,此君必宗大小王与欧阳询——我之同门师兄者也!

绍店开业前后,头三年,我每周必往打理,空隙则穿街走巷,尤其是鲁迅故居四周。一日,将近沈园,只见一家门面阔达之书画社,内列文房四宝、书画碑帖,壁挂各式镜框,尤多“朱非”者。询之,乃先生之老牌店业也!登楼再看,只见一身材敦实、头发花白者,正在挥毫走笔,神情专注。我不便打扰,但猜想此君即“朱非”,——楼下询之,果然。

不久,我上午正立柜,此身影在廊架前翻书,认定,即趋前:“先生可是朱非?”“在下正是。”当场畅谈,不觉时移。午后,我稍憩,又见其应索而来赠书多种,我回送96年印发的《朱卓贤传》、98年印发的《朱良贤先生纪念集》,由是相亲。之后,互访,互买,互开会,互敬酒……

先生以书法在绍扬名,实属不易,盖因吾绍乃名闻遐迩的书法之乡:王谢家族、虞世南、李邕、陆游、杨维祯、徐渭、赵之谦。。。等等,圣宗大师,名家高手,开派立法,蔚然成风。知书擅笔者、眼高手低者,比比皆是。先生又独攻正楷,精专欧法,且注入新意,自成风貌,真是谈何容易!无怪古越龙山黄酒集团要重金聘书大碑,树之中国黄酒博物馆。

而先生并非以此为摇钱树,挥笔招财,而是择善而书,有所不为。却早在20年前,即与同好,组立绍城最大亦最早之书社——墨趣会,广揽百多员,绍人趋之若鹜,声势波及华东。普及并提升书艺之苦心孤诣,有口皆碑。

又好读书,善汲取,钻文史,有创见。绍城北端之斗门镇,其三江口之老闸,始建何代?权威已有定论,先生竟自发一说,斗胆出声,一时汇成媒体热点。我曾劝其不要再辩,其却继出《斗门史话》之后,坚出《斗门之谜》,执着如此。

待人接物,则素向古道热肠,访贫问苦,乐此不疲。有孤鳏傅天则老人,早年是国民党区分部负责人,梗直无邪,历经坎坷,贫病交加,却素好文史,倒床仍然连写地方史料。先生闻之,即经常驾车探望,馈赠有加,直至吊丧上坟。

2004年春夏,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在杨讯桥山庄开成立大会,我俩会前同游王羲之遗迹,先生缓言道:“我见朋友有难,则亲近之;朋友发迹,则疏远之。”为人之道,令我赞叹……

不意先生复邮中竟赞我之“《文化驿铃》不错,文笔有袁宏道之风”云云,令我大惭不已。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