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画名家】草书巨匠黄庭坚

   日期:2020-07-16     来源:黄庭坚纪念馆    作者:黄庭坚纪念馆    浏览:540    评论:0    

赵孟頫像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名入《二十四孝图》。他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诸领域均有卓越的建树。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始祖。书法同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大草成就最高,与张旭、僧怀素颉颃,且近千年来无人比肩。


赵孟頫传世佳作


黄庭坚生于书香世家,五岁被誉为“双井”神童。七岁能诗。嘉佑四年(1059)随舅父李常游学淮南(今江苏安徽一带),李常称其“有一日千里”之功。嘉佑八年(1063)以乡贡入京师,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改知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为政平易清简。元丰六年(1083),移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县),因反对在该镇推行市易法,与德州通判赵挺之有隙。哲宗即位,召为秘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赵孟頫草书长卷局部


元祐六年(1091)《实录》修成,擢起居舍人。绍圣元年(1094)新党秉政,谓其所修《实录》诋毁神宗,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市)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后迁居戎州(今四川宜宾市)。徽宗即位,复官,先后被任命为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均未到任。崇宁元年(1102)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九日而罢,流寓荆、鄂一带。崇宁三年(1104)以”幸灾谤国“罪名被除名,流放宜州(今广西宜州)编管。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卒于贬所。大观三年(1109),苏伯固、蒋湋两贤士护其丧归葬于双井祖茔之西。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特赠龙图阁大学士、加太史。


赵孟頫草书长卷局部


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谥文节。著作有《正集》32卷、《外集》24卷、《别集》19卷、《续集》10卷、《补集》11卷;《山谷琴趣外篇》3卷,现存书法作品100余件。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其中不能没有其对王羲之书法学习的深悟。



赵孟頫草书长卷局部


黄庭坚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可以说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苏轼的。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不能不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在黄庭坚书论中,评东坡书颇多,且多为推崇备至者。苏东坡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而且也是其书法的学榜样。在黄庭坚题跋中,即反映出黄庭坚从苏轼处学习书法的一些消息,如“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然予手拙,终不近业”,又如“东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铭草。余尝评东坡善书乃其天性。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中有似柳公权、褚遂良者数纸,绝胜平时所作徐浩体字。又尝为余临一卷鲁公帖,凡二十纸,皆得六七,殆非学所能到”。黄庭坚与苏轼相差八岁。二人交谊师友之间。从黄庭坚的行帮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甚至有些夸张强调,唯嫌生涩,未有苏书圃熟也。而黄庭坚以禅悟书当与苏轼互为影响。如苏轼《祷雨帖》,笔意极似黄庭坚,特别是其末尾数字,从容娴雅,行笔松缓,几若黄庭坚代笔。


赵孟頫传世佳作


黄庭坚行楷大字书风的形成当为其于京口见断崖《瘗鹤铭》之后并不断师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黄庭坚师《瘗鹤铭》有一个误会,即他把《瘗鹤铭》看做右军所书,且深信不疑,故而倾力揣摩师习。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这倒促进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绵劲迟涩书风的形成。从客观上看,黄庭坚与苏东坡是中国书法史上早于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书风的笼罩而远溯先唐碑版或者说进行碑帖结合的书家。对于苏轼书风形成的渊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诗帖》与洛阳《龙门二十品》做一比较,即可得出明确答案。黄庭坚则明确标榜师法《瘗鹤铭》。

 
 
打赏
 
更多>同类八斗书院
0相关评论

 栏目列表 

 热点推荐 

 推荐名家 

 推荐作品 

 热门视频 

 点击排行 

0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24:00

QQ客服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18810757782
直通客服经理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客服QQ
关注官方微信

书画
订制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