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荷亭(吴昌硕)
这是一方三个字的朱文印。全印用字大小形状各异。“破”字取横势,“荷”字取方势,“亭”字取纵势。线条上以方直为主。此印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边框的处理,印文紧贴左右边框,甚至很多笔划都与边框重合,合二为一。边框被刻刀敲击出残破感,上薄下厚,不失稳重。“荷”字下面单人旁的撇划与“亭”字的竖划相交。边款用界格分开,但是并没有局限在界格里,有的笔划与界格重合,有的笔划冲破了界格的限制。
石人子室(吴昌硕)
此印的整体风格比较古朴苍拙,字的造型也很独特,笔画少的字与笔画多的字互相对应,使得整体看来非常协调,疏密得当。其中“人”和“子”字的造型就像两个人在互相遥望。而“石”字和“室”字又各有笔划与边框重合,边框打磨的比较厉害,“子”字由于复笔的使用使得头比较重,而“子”字的上边边框缺失的更多,避免了上面颜色的过重。虽然边框和界格的线条都不是很清晰,但是印文的字的每个线条都很清晰粗重,主次分明。边款也采用了单刀和双刀两种方法。
老夫无味已多时(吴昌硕)
这是一方七个字的朱文印,共分为三行,由于“以”和“多”两个字的笔画数比较少,所以最后一行有三个字。线条以圆转为主,印文没有用界格分开,每个竖行都平均占整个印面的三分之一,字与字之间的处理采用了穿插的方法,如“老”和“夫”字的处理。在边框的安排上也有巧妙之处,由于“双”字笔画较多,所以上部的边框线条比较轻,下部的线条比较重,这样就避免了头重脚轻的感觉。
大匠之门(齐白石)
这是一方白文印,印文四个字打破了平均分配的原则。“大”字四根垂笔粗细、姿态各不相同,其中一笔还明显的用复刀处理以壮其势。这四个笔划特别少的字,由于“匠”“门”两字的几处并笔,显得顾盼有情,增强了全印的团聚感。在每个字当中的留红处也多少不一,使得正方印古朴仓健。
人长寿(齐白石)
此印的最大特点是对横划的处理。横划虽然细但气势雄伟。如果将横划平均排列必然会使人感觉到单调乏味。白石老人在线条组合、变化方面竭尽其能,除“寿”字头上三竖笔以外,其他竖线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打破边框直线条的僵直感,“人”“长”二字的竖线也避免垂直,让这些粗细、长短、正斜、宽窄、疏密的线条在空间的留白相对立、排斥的因素中达到了矛盾中的统一,在险绝之中,复归平正。
悔乌堂(齐白石)
印文三个字以竖行排列,线条瘦长而细劲,字与字之间都是相连的。“悔”字上部每个笔划都与上边缘相连,内部之间的留白比较均匀。“乌”字的线条率意,转折之处有方圆变化,字的内部留白处也有粗细变化。“堂”字只有右面的笔划与“乌”字相连,笔划比其它两个字粗一些。外框的处理上,左面比右面粗一些,上面比下面粗一些,并且用刻刀敲边框,使得整个印章古朴自然。
丙寅岁首穆清邈斋主人
陆佑申年正七十审编劫余
(王福庵)
这是一方朱文多字印,印文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很小,略显紧凑,线条多以圆笔为主,结构上讲究对称,而且疏密得当,如“丙”字上面紧凑,下面留出大量的空隙。字与字之间的笔画有相连之处,增强了整体感。变款的设计也很独到,用刀率意。
糜研斋藏书记
(王福庵)
这是一方朱文印,印文的线条比较均匀,结体取势上各有不同,随形而定,整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但在均衡之中也有变化,“糜”字的上半部分的线条比其它字稍微粗一些,并与上边框和右边框相连;“研”字的形状十分扁平,也与右边框相连;“斋”“藏”二字的线条比较圆转,结体也取横势,笔划与左右两边框都相连;“书”字取纵势,笔划都与左边框相连;“记”字为横势,笔划与左右边框都相连。整个印章在平稳之中讲究变化,如与边框相连的笔划,有的在左,有的在右,字的结体取势也各不相同。
节厂印泥(唐醉石)
此印为一方四字白文印,各字均匀排列,线条圆浑朴厚、方圆兼施,颇具满白文汉印风范。从章法上看,此印有意形成字位上的对角线呼应。“厂”字由于字形的缘故,留红极多,作者将“厂”字右下方作残,造成斑驳风蚀之感,对角线上的“印”字的左上角也故意作残,以呼应“厂”字右下方的残缺。风格统一而形态富于变化,长短、倾斜方向及所分割的空间均有差别。
游手於斯(陈巨来)
这是一方四字朱文印。此印线条均整光洁,圆转流美,自发虚实相生,收放自如,字与字之间讲究穿插僻让,如“手”字适当缩小,“游”字嵌入其中,章法穿插错落,浑然一体,“斯”字右面部件本身两条弧线形成呼应,又与“於”字的笔划笔断意连,实乃陈氏代表之作也,其气息清新雅丽,可人之极,妙哉。
二十从军三十作宰(陈巨来)
这是一方多字白文印。此印拟古玺印,用笔刚劲挺拔,光洁爽利,结字章法随行布势,一任天然,阔笔的应用打破印面的均整,增强印面视觉冲击力。在相同字的字或相同笔划的处理上各具特色,如两个“十”字的造型完全不同,又如“三”字,三个相同的横划形态各异,“窄”字左右两边的竖划长短和形态各不相同,左边款稍微粗一些,这些细小之处的变化给整体比较端庄的字形增加了一丝流动感。
安和室(赵叔孺)
这方朱文印线条粗细均匀,结构缜密。每个字的造型取势各不相同。“安”字比较扁平,内部的留白十分均匀。“叔”字则以方形取势,但是在规整之中也有变化,右面的竖划最长,其余的也长短不一,此外,“叔”字右面的两个弧形笔划也不对称,弧度有大有小,方圆兼备。“室”字的字形瘦长,内部的结构安排也很匀称,笔划方圆结合。
楚生一字初生又字初升(来楚生)
此印为一方白文印,印文分为左右两行,但并不是按照字数平均分配,而是根据笔画的多少进行安排,右边有六个字,这六个字的字形处理都比较扁平,但整体却十分和谐自然,。此方印的章法取古玺左右逼边的意趣,中间留红显得十分自然生动。此方印的左右两边各有冲刀,边线内陷,造成一些笔划与印边相通,使得整方印古朴自然,富有变化。
来楚生之玺(来楚生)
这是一方朱文印,朱文汉字借用古玺文字,此印章法奇特,读起来让人有闲散怀抱,心潮澎湃的感觉,印形成虚实与疏密的对比,线条粗犷厚重,显得极古朴有力,在章法布局上文字任意安排,不作拘束,此印与“日庚都萃车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石私印(赵古泥)
这是一方白文印,印章的风格很古朴、苍劲、自然。印文的线条很率意,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此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笔划间的重合。“赵”字内部的笔划间有连接,并且与“石”字也有连接。而“石”字的处理更为独到,里面的“口”字则没有留红,笔划之间完全重合在一起,位置比较靠上,而下面则留有大量的红色,一白一红形成鲜明的对比。“私印”二字在线条上也以方折为主,结构上也并不讲究绝对的对称,体现了变化灵动之美。
墨戏(赵叔孺)
此印为一方朱文印。印章的形状是椭圆形,所以字的结体取势也随形而变。“墨”字的上半部分的处理就与印章的形状相吻合,而下半部分的笔划也随着印面的加宽向两边伸展。“戏”字的线条粗细比较均匀,在造型上却包含了方圆尖的变化。边框的线条比印文要粗一些,比较均匀。边款以楷书入印,章法上有行距而无字距,富于变化,整体的安排比较靠上,下半部分留有大量的空白。
黄般若(邓尔雅)
这是一方仿碑额朱文印,正如作者在边款所述,此印用意在于仿照汉《张迁碑》碑额方拙古朴之趣味。通观此印,线条均细,方圆结合,刀拙而貌古。“般”“若”两字几处横画收尾皆具隶书意味。印文“般”字右部弧线的运用极具特色,如团揉之银丝,幽游盘曲,柔韧有力。在边款的处理上,作者把印石当作信笺一样,随手挥翰,耐人寻味。
钱溥(赵古泥)
此印为一方朱文印,印章的形状为圆形,所以印文两个字的结体取势也随形而定。印文的线条比较圆转,粗细均匀,结构上比较缜密。两个字各占印面的一半。“钱”字左面偏旁的上部分巧妙的选用了菱形,避免了与左右两面的笔划的交叉,而右面的笔划也与边框相交。“溥”字的线条十分圆转,左面偏旁的笔划与边框相交,结构安排上也疏密得当。边框的线条也与正文的一致,在有些地方用刻刀敲击出了残破的感觉。边款以单刀入印。
物外真游(乔大壮)
此印是一方白文印,运用了田字界格,四个字各居一格,所以想用字与字之间的穿插来达到活泼印面的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在单字的构架上做文章。“真”字是最不容易得势的,而作者缩其上下两部分,使其与另外三字相合,达到较好的效果。“物”“外”“游”三字亦各具姿态,“物”“外”两字都采取了左右部件的上下错落,“游”字打破了其它字的平正而作了倾斜的处理,使得整个印章虽有界格但却不失活泼。
挥毫春在手(唐醉石)
这是一方五字白文印,系浙派印风。印面上半部分“挥”“春”两字趋扁,“豪”字结构拉长。“在”“手”两字合并在一格之内,“手”字与“挥”字的左面部件作对角线呼应,“春”字的“日”部三条横划与“豪”字上部的四条横划也作对角线呼应。印文线条以方为主,方圆结合,追求残破厚重之感。“辉”字右部中间两横画作并笔处理,印面上部、下部以及右部作残,很好的配合了印面主体残破苍浑的艺术气息。“挥”字右部三处横划极尽变化之能事:上方两横显露刀锋,中间短横的末尾为燕尾状,下放小横划则圆起圆收。印中笔划稳中寓变,“毫”字中间下部四条小短竖,形态各异,灵气十足,极具动感,一破左右两竖笔粗重凝滞之感。
东官邓氏(邓尔雅)
此方印章印面趋扁,印文因形布势,横向拉伸,“东”“邓”两字与“官”“氏”两字之间的距离极小,而“东”字与“官”字、“邓”字与“氏”字距离则比较大,从而使印面的中部留有一条宽畅的通道,这种处理方式在以往的印章中不多见。在印文细节的处理上,这方印章也很有特色:“官”字上部点话的处理是神来之笔,此点向右方倾倒,以避免与“陈”字的中间竖划相冲突,同时,斜点又与“邓”字遥相呼应,使印面顿生新奇和趣味;由于“邓”字与“陈”字同处一行,且有相同的部首,所以作者安排两个字共享一个部首,从而避免了笔划的重复与繁杂。
赵友兰(钱君匋)
这是一方三字朱文印,使小篆字形刻之,线条以曲为主,参之以直,字势放开,印面饱满,婉转生姿,特别是“赵”字的右下部件与“兰”字的“门”字的曲直对比则使印面不致单调,字与字之间的穿插与挪让也是饶有趣味,比如“友”字的两道下垂笔道的长短处理,方向各异,俯仰有致。
新罗山馆(钱君匋)
此印为一方四字朱文印,印文大量运用了圆转、流美的笔划,中间又穿插了一些如“罗”字比较方折的笔划。在结体上,印文比较均匀、整齐。字与字之间的笔划注重呼应,如“新罗”“新山”“罗馆”之间笔划的连接。边款刻满两个印面,采用行书入印。
金钝金读碑记(赵古泥)
此印六个字竖排排列,线条的粗细不均、方圆结合。两个“金”字处理很巧。在字形的选择上有差异,第一个“金”字以尖细的笔划为主,第二个“金”字则比较圆转。“钝”字左右两边均等,线条以圆转为主。边框处理也很特别,右上角和右边框的线条几乎缺失。(源自搜狐号-书法篆刻学社)